【精华】散文作文锦集五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作文 篇1
轻轻的,走在马路上,路边的全亮了,如此的明亮,照射着我,我又想起了那件事。
那时我从“体育中心”回来的路上,我焦急的向四周张望,企盼能找到回家的公交车。但,终究与愿相违,迷失了方向。我如一只没头的战斗机,乱撞,不知所措,但认为只要有耐心,必然会找到出路的。一遍遍的寻找,一遍遍的失望,一遍遍的懊恼,我竟怪起父母让我独自回家。又怪起自己命不好,竟不知出路,却又无人搭助。心焦与怨天尤人交织在一起,汗水与疲惫溶成为一体,同时生出。真想大声的喊:“今生已无随愿事,如今又无人相助”的诗句。
天幕渐渐张开,如同大网将我困住,脚步也不由得加快了。父母在家,正焦急的守候吧!我想。抬头看天,一轮弯月挂在碧霄边,未圆,四周又是寥寥无几的星辰。不禁叹了口气,步伐也加重了。
路灯也全数亮着,但终究昏暗,似乎有一层隔膜罩着它们。我就在昏黄灯光中走动。别人倘若像我一样,自然会去问路。兴许有答案。虽然我是一个男孩,却不会也不愿意去问。我,终于无力走动了。但是,一件金黄色的衣服映入我的眼帘,我努力的走向前去,小心翼翼的,不敢正视的,用自己积蓄多年的声音,爆发了出来:“请问,哪里有回堤口路的车啊?”那人挠了一下头,手指前方,缓缓地说:“在那儿!二路车就是!路上小心点儿。于是要问,孩子!”我欣喜若狂,连声道谢。搭上了车,回到了家中,再看天,月亮全圆了。金黄色的!路似乎更宽敞了,灯似乎更亮了。
如今,回想起那个人,他的话引明了前进的路,这件事也点亮了我心中灯,告诉我:遇事皆可问。我感谢我的勇气,我的这张嘴与引路人。
抬头再看一看灯,仿佛如同那一夜明亮,心中十分清静,再看看马路,仿佛有那人的身影。
我忘不了那引路人点亮我心中的灯的瞬间。
散文作文 篇2
清新的空气中,似乎飘着什么味道,好像是小草的芬芳,好像是泥土的清新,还有万物复苏的味道。
小草刚刚从土里探出小脑袋,就马上换上了嫩绿的衣裳,它们昂首挺胸地挺着自己的身体,似乎在一瞬间长得很高很高,真是太可爱了!树上的叶子刚露出头来,就被一阵风吹得左摇右摆了。新鲜的泥土,好像被用水浇过了一样,摸起来湿湿的。你看,一颗颗小草多开心呀,它们一个比一个长得挺拔。走进这样的世界,深呼吸时吸入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令人的心情轻松、愉快。
春下的第一场雨,雨水是那么的珍贵,用舌头舔一下,还有一丝丝甜意呢!怪不得小河里的小鱼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喝着雨水。
“沙沙沙”,针线似的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打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还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呢!
可爱的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大树的叶子在雨中由浅绿色变成深绿色,树叶长得更枝繁叶茂了。“沙沙沙”,雨还在下,着声音像一首大自然的交响乐,在我们的耳边回荡……
摇动的小草,摇摆的叶子,和大自然的交响乐,真美啊!空气里还飘着春的味道!
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百花齐放,你们看见了吗?风中有着春的味道。那味道,清新、芬芳、新鲜,是小草、树叶、泥土的味道,是大地复苏的味道,还是……
空气中啊,飘着春的味道!到处都是那春芬芳、新鲜、清新的味道!
散文作文 篇3
又到了银装素裹的季节。
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雪。下雪前整个天空都灰蒙蒙的`,像是谁在空中遮蔽起一片幕布般,层层云朵消减了太阳散发的光芒,寒风迎面吹来,穿透树冠,树叶沙沙作响,风仿佛要将那些枯叶撕碎,将枯枝劈断。
此时坐在教室的我们正在听课。教室的窗户上蒙了一层水汽。隔着朦胧的玻璃,我仿佛感受到了窗外风的凛冽、刺骨。到了课间,忽然听到有人兴奋地喊“下雪啦!”教室骚乱一片,有人打开了窗户,顺着窗户的方向望去,天空中果然飘着柳絮般的雪花,她们小巧,在空中如起舞般飘下,她们轻盈,风向稍一改变,她们的舞姿就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又往上方飘去。她们不畏严寒,高傲地在寒风中舞出了自己的身姿。这真是美妙的雪花世界呀!
思绪回到了九年前,那是小学的第一个寒假,我是在妈妈的老家度过的。外公外婆住在山坡上的一个窑洞里,他们还有一个小小的菜园。记得那年腊月的雪下得特别大,外面寒风肆虐,窑洞却温暖如春。每天早上,外公都会到附近买回新鲜羊奶,盛在玻璃瓶里,到家后把奶在锅里煮沸,然后将表皮厚厚的一层刮来给我们吃(,羊奶也是尽可能多地分给我们)。早上吃饱喝足后,就可以出门了。打开门,外面白雪皑皑,我心情十分激动——到处是洁白的一片,白色的菜园子,白色的栅栏,白色的房顶,地面上也落上了厚厚的洁白的一层,阳光微照,雪被反射出点点耀斑,地面上被踩出一串脚印——外公已经开始劳作了……
突然传来一阵“甜蜜蜜”的乐曲,又开始上课了。此时窗外仍然飘着漫天雪花,真正刺骨寒风吹来,靠窗的同学将窗户又关上了。窗户又朦胧一片。
雪一直下着。
第二天早上,睡眼惺忪中,听到室友说:“你看外面的雪景特别漂亮!”心生好奇,匆匆洗漱完毕就跑下楼,刚走出楼道口,迎面而来的是凛冽的寒风,刀割般的,接着,映入眼帘的是图画一样的世界,没想到雪下了一夜,也没想到今年的第一场雪可以在地上堆积那么厚,天基本上还是黑着,微微泛青,四周静得出奇,没有鸟儿的叽喳和鸣,没有同学的嬉笑吵闹,地面上已经被踩出几条弯弯曲曲的小道,远处高大的松树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遮住了松树的墨绿色,松枝被雪压得向下低垂着,但雪洁白的颜色让松树看起来鲜活了许多。
是的,外公家附近的雪景也是这样子的。顺着外公家门前的一条小路一直走,就能走到一片河滩,河边结了薄薄的冰,在河滩旁边有一片小树林,在下雪的季节在那里总有无穷的乐趣。从地上捧起一堆雪,在手中迅速揉团挤压成雪球,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雪仗,互相扔雪球,雪球砸在小伙伴的头上,衣服上,裂开,重新成了散状的,落回地面。树林都被雪覆盖,四周一片宁静,除了我们的追逐,嬉笑,打闹。
到了第二节下课,学校的操场上热闹极了。雪已经没过脚踝,四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又到了银装素裹的季节。我又想起了那窑洞,那树林……
散文作文 篇4
你头戴着美丽的花环向我们走来;你手挽着花篮,盈盈地飘来;你拖着那条绿色的长裙,向我们移来。春雨啊,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你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杜工部赞美你的诗句,春雨啊,你可知道人们是多么的盼望你呀!
春雷一响,你可来了,无声无息地来了,仿佛是一个怯场的演员鼓足勇气,突然就面向了观众。雨丝如烟似粉,洗去了一切的沉旧:竹林里的翠竹新拔了节,田野里的麦苗换上新装,池边的垂柳也戴上了绸丝般的外套,刚刚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若隐若现,绿莹莹,红润润……
暖融融的雨丝好像一串晶莹透亮的珍珠项链,点缀着黑色的土地,青色的麦苗田,还有远处烟雨朦胧的村庄。春雨,你好像是春姑娘手中的鞭子,抽打着冬天的阴影,驱赶着料峭的寒意。你又好像是冬爷爷临行时的一番话语,告诉人们新的世界的来到,激励着人们去奋斗。你是那样纤细,但又是那样的不可抗拒。你粉碎了坚冰的顽抗,瓦解了积雪的抗御,你把大地母亲那件沉重的“甲胄”化成了袅袅的水雾,潺潺的小溪,滔滔的江水……
柔情的春雨,你多么像一位头戴金色头环的天使。从山的那一边,拖着青色的长裙,笼罩着整个村庄,干渴的大地早已按奈不住,渴望着你的滋润。你终于来了,你缠着绿色的纱巾,在晨雾中新吻着大地,你看,所有的种子都翻个身子,打个滚,揉揉朦胧的眼睛,伸着懒腰打着呵欠,一切都复苏了。
温暖的春雨,亮晶的雨丝又好像是春姑娘手中的琴弦,春风又好像是她那纤细的手指弹奏着一曲自然的交响曲。你又好像是春姑娘手中的绣花针,一针针,一线线,绣出一副完美的春雨戏春图。你温暖,你美丽,你那如丝,如线,如雾的身影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你听,那清翠的杜鹃叫不正是在欢迎着你的到来吗?
你的来到使人们开始了忙碌的一年,是你吹响了劳动的号角,号角一响,农民就开始下地,拖拉机就发出了欢快的轰鸣,就连那些孩子们都用朗朗的书声欢迎你,是你点醒了那些花儿们,“桃花红,桃花艳,开在那三月间”;“杏花初开春意闹”,这都是你的杰作。
春雨啊,我希望你永驻人间!
散文作文 篇5
小时候,每到过年前,我们便有些兴奋的。因为,总在腊月的某一天,定会看到一个戴着一顶旧毡帽的中年人,挑着一个又黑又大的“铁葫芦”在村头出现,口里喊着:“爆米花啰”,我们实在是受不了这诱惑性的吆喝,便央母亲兜了一升白米,带着几根柴火去爆米花吃。
旧毡帽把那白森森的米很小心地从“铁葫芦”的小嘴上抖落进去,拧紧阀门后,便架起“铁葫芦”,在那机器下面添了柴火,便开始运作了起来,那师傅一边用扇子扇旺那呼呼叫的火,一边不停地转摇着那“葫芦”,还时不时地看看摇把上的压力表,我们围在他的四周,眼巴巴地看着那在火上不断在滚动的“葫芦”。时辰一到,坐着的旧毡帽便立了起来,先在“铁葫芦”的尾部绑上一个长长的布袋子,然后用脚支住那机器,一只手握住长柄用力往下一摁,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一股热浪伴随着阵阵稻米的香气便在空中弥散开来,那膨化了的香嫩酥脆的爆米花便从那长长的布袋里冒着热气被倒在了母亲早早准备好了的簸箕上,此时的我们便会欢呼着蜂拥而上,用稚嫩的小手捧着热乎乎的爆米花急急地往嘴里送,那可爱的胖米粒儿,牙一碰就脆,舌一舔便化,如果是放了糖精的,那便更有一股香润的甜味儿,那时,那怕就是吃得再多,也总还是感到没吃够味,就是年过完了,我们还在“啧啧”地回味。成年后,离那爆米花香的岁月越来越远,虽然现在还常常能在大街上看到有人用一个大大的塑料袋,装着爆米花放在小推车上在叫卖,我也偶尔买些回家,可怎么吃也吃不出当年的那种味道来。
小时候只是一味的在意爆米花的香甜,未曾想过那“铁葫芦”的神奇,现在喜欢敲打些零零碎碎文字的我却突然莫明其妙地把能爆出米花来的“铁葫芦”与写作联系了起来。其实,写作与爆米花却是有几分的神似。
一篇文章写出来总是要表达某种思想的,思想是文章的精髓和灵魂。像人一样,如果没有骨架,血肉再多也无处所依,同样,如果一篇文章洋洋洒洒的写将出来,却不见筋骨,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不过是文字的堆砌,或是无病呻吟之后的不知所云罢了,毫无价值的文字,让人一无所获,不仅证实了作者的浅陋,更是有罪于读者的,因为让读者浪费了其阅读精品文章的时间和精力,而浪费别人的时间是最不仁道的,鲁迅先生说:“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因此,为文贵在立意。要中心明确,言之有物,要让读者有感,有悟,有得,才是写文章的目的。如果思想模糊,内容空乏,如果只是几个文字在文中翻来滚去,让人读之味同嚼蜡,便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会招致自己的不堪,便类似于“铁葫芦”装了主家的白米后,炒来炒去的,最后却是一声闷响,倒出来的却是原来的几粒烤糊了的大米,那么这位操作手除了要赔主家的大米外,外带要赚得几声骂的。
“铁葫芦”爆不出理想的米花来,不外乎这几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那容器里没有大米,玉米等材料,也就是“肚里没货”,所以,无论怎样的烧,怎样的转,一声爆响后,放出来的就只能是一阵烘人的热气,只博得看客的几声哄笑而已。这就如同网络文学中出现的许许多多的“假大空”的文章。凡是上过几天学,认得几个字的,都敢拿起笔来涂鸦,用文字来附庸风雅,证明自己是文人,文人于己于人都是有几份洒脱的,这便是中国文人越来越多,而真正的文人却越来越少的原因。殊不知,写作是需要真实的材料,真正的学问的,此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得有一个厚积薄发的积累过程。古人云:“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看来要想用“有神之笔”达到“惊四座”之效,把心沉下去,静读万卷书,这种功夫是断然少不得的。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自勉联,便道出了读写的真谛:“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第二种情形是,“铁葫芦”的肚子里倒是有白米等材料,只是机器下面少了烈火的烧烤。没有烈火的煅烧,没有内能的膨胀与扩张,无论那摇把转得多激烈或多优雅,便连最后的一声响也是没有的。西方有一个“学者”,嗜读成性,手不释卷,逢书便读,穷其一生,阅尽世间所有文字,可谓“学富五车”,只可惜该先生是一个只进不出的“吝啬鬼”,临死也未曾有一字半句留存于世。只知积累,而不知运用,无济于事,实为一“书虫”而已,不过是“两脚书厨”罢了。如此,再多学问又有何用?鸡雀常在进食时总要吃些沙石以助消化,而沙石仅从鸡胗和鸡肠里过一趟,什么模样进去就什么模样出来,不像食物,营养被吸收了,废物排出体外也能成有机肥料,至少肥了一方土,深受土中的小草所欢迎。而沙石还是沙石,干干净净的进去,却是带着臭味肮肮脏脏的原样出来,很有些像不知选择,不懂斟酌,不去推敲,不去磨炼,生搬硬套的作文。吃得再多再好,如果不去消化,不去运动,存于体内或原原本本的拉了出来,于身体是有大碍的。
第三种情形是,货也有,火也烤,可就是缺乏经验与技巧,不是转得快了就是转得慢了,不是早了就是迟了,总是掌握不了时间,把握不了火候,所以“砰”的一声,不是生了就是焦了。这样的情形大多是生手,就像我们这些爱好文字而刚开始学写作的新手一样,还没弄懂如何布局谋篇,尚不知起接转衬,该怎样起承开合,便急不可待地敲着快捷键向文档里输文字,鼠标轻轻一点,文章就成了,便有些自得,轻嘘一气:“写文章原来如此容易!”以为书看得多了,笔动得多了,文章自然也就写得熟练了,这自然有道理,然而,并非多就能熟,也并非熟就能生巧的,有人十年如一日地从事同一项工作,以为自己经验很老到,技术很高超了,可是他十年后的做法和十年前的方式没有丝毫区别,没有丝毫长进,这就只能说他简单机械的进行了3650天的重复,是一点成就也没有的,顶多算是一“匠”,却是永远成不了“师”的。更何况有些功成名就的大家,也常常因为过分自信,也有“失荆州”的时候,“善泳者溺,善骑者坠”,名人大家,自相矛盾,笔误连连,也是常见。
一锅爆米花没爆好,不收工钱,赔了米,挨几声骂也就了事了,可是对于写文章,则就大不同,“文章千古事”,所以,对于文字,还得谨慎才是。